logo logo

新闻详情

青岛-中国重要的造船基地交付全球首艘15万吨级大型养殖工船

发布时间:2025-04-26 信息来源:本站

全球首艘15万吨级大型养殖工船在青岛 

中国船舶集团北海造船厂交付


近日,全球首艘15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国信1号2-1”在青岛西海岸新区的中国船舶集团北海造船厂交付,被正式命名为“鲁即渔养60617”。“国信1号2-1”由青岛国信集团投资建设,全船投资6.1亿元,是全球首艘10万吨级养殖工船“国信1号”的升级版,将以“船载舱养”模式开展大黄鱼、鲑鳟鱼、黄条鰤等名优鱼种养殖,设计年产高品质鱼类约3600吨。“国信1号2-1”船长244.9米、型宽45米、结构吃水15米、排水量15万吨,养殖水体近10万立方米,设置15个标准养殖舱、4个环形跑道池、22个养殖试验池。


640.jpg


新一代养殖工船以“适渔性”为核心设计原则,在功能布局、养殖系统、新能源利用、信息一体化等领域实现160余项技术突破与优化创新,船舶整体布局、适渔性、安全性及作业精准度显著提升。其中,数智化应用赋能精准度提升实现重大突破,实现鱼苗入舱、成鱼起捕、投饲及加工等核心生产环节全流程机械化作业,全船整体机械化率提升至90%以上,自动化水平提升45%,养殖决策智能化替代率达30%,人力成本降低20%,生产效率与经济效益实现双提升。


640.jpg


“国信1号2-1”成功交付运营,标志着我国深远海养殖工船产业迈入标准化复制新阶段。根据建设进度,“国信1号2-2”预计于2025年10月加入运营序列,国信养殖工船产业届时将形成“三船联动”格局,全面推动饲料加工、冷链物流、水产精深加工等配套产业链协同发展。


640.png


海洋经济是青岛承接的国家战略之一,2024年,青岛海洋生产总值5513.2亿元,分别占全国、全省海洋生产总值的5.2%和30.6%,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33%。2024年,青岛明确了“4+4+2”现代海洋产业体系,造船业是海洋装备产业细分产业之一。据青岛海关数据显示,2024年,青岛口岸大型船舶出口超86亿元,同比增长49%,其中绿色船舶出口占比近四成。青烟威地区船舶海工产业正在快速崛起,2024年,青烟威船舶海工企业实现总产值581亿元,占全省93.1%,主营业务收入610.4亿元,占全省92.6%。2024年青烟威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汇聚了200余家规模以上总装建造及配套企业,以及600多家上下游关联企业,在多个海工装备细分市场占据领先份额。


640.jpg

除西海岸新区外,即墨区也是青岛发力造船业的核心区域。近期,央企招商局集团旗下的招商工业收购青岛造船厂,位于青岛市即墨区的青岛造船厂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招商工业青岛船厂,此次并购重组完成之后,青岛造船厂有望借助招商局集团的技术、市场、管理等优势,提升市场竞争力。同时,青岛造船厂在散货船、中型集装箱船方面的制造能力,可以与招商工业现有的海工装备、滚装船、化学品船、气体船、邮轮及高端客船等业务形成协同效应。